中医治汗的秘密: 通常以心汗为主, 以脾汗、肝汗、肺汗、肾汗为辅

一年里最热的是夏季,夏季最难熬的是三伏,三伏里时间最长和最闷热的是中伏,中伏短则十天,长则二十天,传统中医对这段时间的养生祛病一直兴致勃勃。

中伏时节,天南地北都笼罩在湿热、闷热、酷热的环境,有的人一整天汗水就没停过。为了减少出汗带来的异味感和社交尴尬,很多人用各种手段避免出汗。

其实,汗液要一分为二地看,它通过汗腺排出,正常情况下遇到高温闷热环境,为了保护大脑和脏器,以冒汗来带走热量,此时充当了“空调机”;但另一方面,室温条件下别人出一点汗,自己却大汗淋漓,吃饭的时候满头满身汗,身上黏腻异常,经常湿衣服裹身,这是一种病态,汗液充当了“警报器”。

中医怎么看动不动满头满身大汗,经常大汗淋漓的现象?有4个辨证分析思路:

1、总的思路是:《素问》说“阳加于阴则为汗”,升腾的阳气作用于阴柔的津液,变成汗液,动不动满身汗,就是阴阳一直消耗,很容易引起阴阳失衡。

2、基本判断是:一种是过剩,身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,向外散热而致汗出;一种是泄漏,节制不住津液涌动,是体虚的表现,动不动大汗淋漓,要往虚的方面找原因。

3、从汗证诊断:通常叫“坏汗”,古代叫寝汗、夺汗、绝汗、漉汗等,现代叫自汗、盗汗、战汗、闭汗、脱汗、黄汗等。

4、查出汗部位:动不动满身汗,额头汗是肝的问题,鼻头汗是肺的问题,胸口汗是脾胃问题,手心脚心汗是脾胃和血虚湿热问题,背部大汗是阴阳失衡问题,肚腹汗是肾的问题。

还有其它形式各异的诊查和判断方法,不一一详说,关键是怎么治。中医对汗的研究比较深透,有许多治汗的名家、名医、名著和名方,但有一点是大致相同的,以心汗为主,兼顾其它。

换句话说,中医治汗,以心汗为主,为牵引,为切入口,而后根据症状调理脾、肺、肝、肾等脏器。

中医治汗先治心的原因,是“汗为心之液”,这是中医千百年来辨证调理异常汗证的总思路,汗与心的关系密切,心神主调摄,心主血,血汗互化生,汗为心病之征。

简要理解就是:心——血——津液——汗,所以心阳为汗之动力,心为汗证之治,是中医调理各种汗证的“法宝”。

中医从“心”辨汗、治汗,有6个分型:

1、当心气亏虚,致使漏汗,这是典型的自汗之症,兼有神疲乏力、心悸气短、脉细舌淡等表现,可用炙甘草汤、生脉饮等调理。

2、当心阳不振,致阳气泄出,这也会引起自汗,症状比心气亏虚更重一些,兼有气喘憋闷、口唇泛紫、脉沉舌淡等表现,可用四逆汤、桂枝加附子汤等调理。

3、当心血耗伤,致血气失荣,出现自汗之症,兼有头晕健忘、惊悸怔忡、失眠易醒,可用归脾汤、甘麦大枣汤调理。

4、出现心血瘀阻,汗多而泄,表现为半身汗、全身突然汗出,兼有心胸闷痛、舌唇暗紫、四肢不温,可用桃红四物汤、血府逐瘀汤调理。

5、出现汗流不止,判断为心阳暴脱,表现为冷汗淋漓,气喘急促,面色苍白,脉弱肢厥,可用参附汤调理。

6、出现热迫心阴,汗流不止,辨证为实热之证或盗汗之证,实热证用白虎汤、承气汤等,盗汗证用六味地黄丸等。

这6个辨证方法,可对症治疗大多数心汗之症,但大量出汗的原因不止于此,其它脏腑与心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所以,既要牢记“汗为心之液”的总纲,还要重视从其它途径辨证和论治。

1、当汗证需要和解少阳、调和营卫时,可用小柴胡汤、桂枝汤,这是外邪入侵,需发汗透邪外出。

2、气虚引起的大汗淋漓,多见于自汗和部分冷汗,是脾和肺出问题了,要补气、温阳、固表、健脾,常用玉屏风散、补中益气丸、黄芪建中汤等。

3、湿热引起的臭汗黄汗,多见于脾胃出现湿热蕴结,出现肝郁汗证,要清热燥湿,理气和中,常用三仁汤、当归六黄汤。

4、阳虚引起的冷汗,多见于汗出不温、手脚冰凉,这是肾阳虚弱引起,要强固卫气,可用肾气丸、右归丸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有的人是久病体虚引起多汗,无论何种环境都经常汗出不止,需要区别用药调理,如:肺病患者可用泻白散、麻杏石甘汤;肝病患者用一贯煎、酸枣仁汤;脾病患者用沙参麦冬汤;肾病患者用五味子汤,等等。

有的妇女多汗者正处于更年期,要结合有无基础病辨证调理。有的人是甲亢、糖尿病、肥胖患者,或是常用药引起身体亏虚而多汗,也要认真辨清原因才能调理。

总之,心汗、脾汗、肺汗、肝汗、肾汗的调理,以心汗为主,而后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,用不同的方法慢慢就会改善,那些动不动大汗淋漓的人可以留意一下中医治法。